安岳县长河源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时下,安岳柠檬已陆续开始采摘上市。10月10日,记者走进长河源镇水阁村,看见农户们背着背篓,拿着剪刀,在柠檬园里来回穿梭,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在果园里,大家互相之间唠唠嗑,相互逗逗趣,淳朴的笑声回荡在柠檬园中。
“这里有200亩柠檬,以前是业主承包种植,后面因经营不善,业主无法承担费用退出了。村‘两委’经过会议讨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决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里于2022年4月接手自主经营。村级集体经济产生的收益50%作为效益分红,30%作为产业资金再投入,10%作为公益设施投入,10%作为弱势群体帮扶。”水阁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阳述春介绍。
据了解,当时由于园子里的柠檬长时间没有管理,树冠不是很好,园子接管过后,村“两委”组织人员通过修枝、打药、除草、施肥等,投入了一定的物力、财力、人力,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柠檬才逐渐好了起来,去年柠檬园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纯收益12万元,为当地农户带来务工收入20万元,为此解决了一部分村民就近务工的问题。
阳述春向记者介绍,今年柠檬园管理得好,都是无籽果,是四川省农科院推广下来的,果子的形状、长势、挂果率、品质都非常好,预计亩产达4500斤左右,今年村级集体经济纯收益能达20万元。早在今年上半年,村“两委”就与柠檬收购商签订了协议,按照今年县里发布的销售指导价格,园子里的套袋果、青果将全部销售给收购商,这样一来柠檬的销路解决了,集体经济的收入也得到了保障。
“我年纪大了,没办法外出务工。村里的干部时常想到我,自从村里发展起了集体经济产业,我就一直在这里务工,园子离家里近,出行也方便,每年在家门口就能挣一两万块钱,日子还是过得挺好的,非常感谢村里的干部。”在柠檬园子里,该村7组村民袁诗安如是说道。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这个问题上,水阁村按照“精准施策、量体裁衣、靶向发力”的原则,切实做好村级集体经济这块“大蛋糕”。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该村除了种植柠檬外,还有土豆种植、水产养殖。
“土豆种植方面,村里规划的是50亩地。在今年9月,种植了12亩秋洋芋,目前已经发芽了,长势还可以,预计亩产能达3至4千斤,收入1万元左右。在11月底,将种植冬洋芋20亩,2024年春天就种春洋芋,在三、四月份洋芋收完后,还会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除此之外,村集体还利用6个闲置水塘发展水产养殖20亩。”水阁村副主任彭位兵介绍。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探索出了四种发展模式,通过利用上级资金投入产业实行固定分红,利用村闲置资产(办公室、鱼塘等)进行出租来获得收益,采取‘集体经济+业主’的方式进行合作,利用耕地恢复种植水稻、玉米、蔬菜农作物等。截至目前,13个村(社区)均实现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其中,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以上的有1个村,2万元以上的有3个村(社区)。”该镇副镇长侯密说。(易奎西 吴双桂)
编辑: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