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lscbd@126.com  |  在线QQ1289602223
 

人物访谈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栏目 > 人物访谈

肿瘤科护士邹慧:做患者身旁的微小灯塔
作者:文:马芳 李太辉 图:王松平 | 来源:魅力四川报道 | 发布于:2023-10-27 09:49:26 阅读数:1101

   “对,平举向上,再握10次。”在简阳市人民医院住院部10楼的休息大厅见到护士邹慧时,她正在指导患者进行握力球锻炼,邹慧笑了笑对我们说别看这个动作小,可是作用大,能帮助PICC置管后的患者预防静脉血栓。

下班去更衣室的路上,患者或是家属都会热情地招呼邹慧,有人称呼邹阿姨,也有人叫她小邹,无一例外都是很熟识的样子。

35岁的邹慧是肿瘤科护士,说话温柔做事麻利,从基础护理、执行医嘱到为患者PICC置管维护、开展癌痛宣教、心理辅导,每天好像都有做不完的事。工作量大且繁忙,但邹慧认为护理行业本来就是如此,尽管忙碌但很充实。

 PICC置管术不同于普通的输液打针,通过置管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高渗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是为血管穿刺困难和化疗患者提供的生命线。“特别踏实”是带教老师对她的评价,2012年7月毕业走上护理岗位的邹慧,勤学苦练置管术不到一年就出师了。随着专业能力的提升,她还成功加入医院的静疗小组,这个小组是从全院 1100多名护理人员中筛选出26名具有精湛静脉护理技巧的人员组成。

有一次,科室护士小丁在一项置管操作中遇到了困难。患者的血管条件看似很好,但实际操作中,送管的过程却反复受阻,小丁向静疗小组发出了求援。邹慧接到通知后,快速赶到现场。她仔细观察情况,怀疑问题出在肋骨和锁骨间的狭窄上。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她查看了患者的增强CT,并与患者主管医生进行了深入沟通,确认是肋骨和锁骨间狭窄造成的送管困难。

找准症结精准破题,邹慧指导小丁辅助患者抬高手臂并外展,同时采取置管对侧的侧卧位,依靠重力作用顺利置入导管。这一系列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事后,小丁对邹慧赞不绝口,称她是“杀手锏”。

随着技术更新换代,后来有了能精确定位的超声引导下腔内心电定位技术。邹慧又主动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目前已顺利完成彩超引导下的PICC置管穿刺两百余例。 “一个护士不能只会打针输液。”在邹慧看来,提升自我,更好地服务患者是做一个好护士应有的追求。

为了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不适,邹慧进修营养学,与营养科医师共同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个体的营养指导,使患者体重健康向上。在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邹慧和医生携手实施安宁疗护,规范的个体化治疗可以使90%以上癌痛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到目前为止,邹慧已经成功立项两项科研课题,并完成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荣获了医院“创研明星”的荣誉称号。在成都护理学会安宁疗护学术会议上,她的论文获得了二等奖。

患上癌症,便像是行走在人生的冬季。患者身体允许的时候,邹慧会扶他们起来坐一坐,看看窗外生机盎然的翠绿。病床旁的一声问候,一句寒暄,帮助患者整理一天的药物,与患者共同期望治疗顺利。在她看来,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也是必要的,护患间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心理感受和抵抗病魔的信心。

让邹慧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胃癌晚期的姑娘,担心吗啡成瘾而拒绝用药,在癌症爆发性疼痛发作时痛到蜷缩在病床。邹慧为她评估疼痛,陪伴锻炼,指导用药,并进行了心理疏导。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陪伴和锻炼,邹慧和姑娘之间的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她们从最初的护患关系,逐渐走向了朋友,再到情同姐妹。邹慧用专业知识慢慢化解着她的顾虑,姑娘逐渐学会了如何与癌症共处。她开始规范使用镇痛药物,让疼痛不再成为生活的阴影,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从事肿瘤专科护理11年,邹慧用专业本领和热情态度,赢得患者的赞誉。患者家属陈女士在科室留言簿写下这样一段话:“感谢邹老师,每一次带我妈输液都会询问病情变化,陪我妈唠嗑,逗我妈高兴。很感人,所以这里由衷的表示感谢。”  

“这是对我最好的鼓励和鞭策。肿瘤专科护理的工作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娴熟,更在于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正是这种关怀,让患者在面对病痛时能够找到希望,找到力量。”这是邹慧对癌症患者的护理理念。

从发病到治疗,肿瘤患者的经历复杂而痛苦。有些患者谈癌色变,心理压力不断增加;有些化疗后恶心、呕吐十分难受;有些则备受癌痛折磨,日渐消瘦。在最艰难的时刻,邹慧陪在身边鼓舞着他们,像患者身旁的微小灯塔,虽然光芒微弱却让他们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文:马芳 李太辉 :王松平

 

编辑:金锐

 




魅力四川报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魅力四川报道”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魅力四川报道所有。如转载,须注明“来源:魅力四川报道”。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魅力四川报道”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魅力四川报道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魅力四川报道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魅力四川报道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魅力四川报道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mlscbd@126.com 电话:17381847546

点击次数:1101 更新时间:2023-10-27 09:49:26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坚守“医”线 为健康护航

下一篇:一心为“她” 护佑新生 ——记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刘秀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