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lscbd@126.com  |  在线QQ1289602223
 

社会与法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栏目 > 社会与法

不做被网络控制的“提线木偶”
作者: | 来源:魅力四川报道 | 发布于:2024-06-25 07:32:40 阅读数:1101

不做被网络控制的“提线木偶”

网络是信息沟通的桥梁,但在这无形的虚拟空间中,我们常常看到一场场无形的风暴——网络暴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恶意的言辞像一把利剑割破心灵。21岁男子“坠江身亡事件”引发了广泛热议,在当地警方还未公布调查详情之前,部分网民参与对当事人谭某的道德批评,甚至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助长了网络暴力。

近日,成都郫都网警在日常巡查中发现,5月3日,我市网民杨某通过个人微信号在其微信群中发布“坠江事件”中当事人谭某身份、住址和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5月17日,同样的事情再次上演,我市网民李某使用其丈夫的微信号发布相似内容,侵犯了谭某的个人隐私。

经调查,网民杨某和李某抱着“吃瓜”的心态在网上“看戏”,觉得新奇好玩,便罔顾事实真相,随意将谭某的个人信息转发到微信群里,给谭某贴上了“标签”,不仅严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还扰乱了网络空间秩序。杨某和李某偏听偏信、无视真相,对谭某进行人身“攻击”,一次随意的转发无异于为网络暴力煽风点火。

5月17日、18日,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区分局网安大队分别将违法行为人杨某、李某挡获。经调查,杨某、李某对其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区分局依法对杨某、李某处以行政处罚。

成都郫都公安温馨提示:网络是双刃剑,学会理智判断。每一个案例都是一次警示,多一些客观理性,网络空间才会清明澄澈。


编辑:金锐



魅力四川报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魅力四川报道”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魅力四川报道所有。如转载,须注明“来源:魅力四川报道”。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魅力四川报道”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魅力四川报道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魅力四川报道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魅力四川报道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魅力四川报道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mlscbd@126.com 电话:17381847546

点击次数:1101 更新时间:2024-06-25 07:32:4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怎样让快递送上门更好实现

下一篇:​曝光!“欧洲杯”期间,切勿酒驾拿“红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