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被网络控制的“提线木偶”
网络是信息沟通的桥梁,但在这无形的虚拟空间中,我们常常看到一场场无形的风暴——网络暴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恶意的言辞像一把利剑割破心灵。21岁男子“坠江身亡事件”引发了广泛热议,在当地警方还未公布调查详情之前,部分网民参与对当事人谭某的道德批评,甚至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助长了网络暴力。
近日,成都郫都网警在日常巡查中发现,5月3日,我市网民杨某通过个人微信号在其微信群中发布“坠江事件”中当事人谭某身份、住址和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5月17日,同样的事情再次上演,我市网民李某使用其丈夫的微信号发布相似内容,侵犯了谭某的个人隐私。
经调查,网民杨某和李某抱着“吃瓜”的心态在网上“看戏”,觉得新奇好玩,便罔顾事实真相,随意将谭某的个人信息转发到微信群里,给谭某贴上了“标签”,不仅严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还扰乱了网络空间秩序。杨某和李某偏听偏信、无视真相,对谭某进行人身“攻击”,一次随意的转发无异于为网络暴力煽风点火。
5月17日、18日,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区分局网安大队分别将违法行为人杨某、李某挡获。经调查,杨某、李某对其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区分局依法对杨某、李某处以行政处罚。
成都郫都公安温馨提示:网络是双刃剑,学会理智判断。每一个案例都是一次警示,多一些客观理性,网络空间才会清明澄澈。
编辑:金锐
上一篇:怎样让快递送上门更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