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出一步 阅读“悦”美
——凉山魏燕工作站
岁月流转,七月已至。在这热情似火,生机勃勃的美好时节,让我们携一缕书香,寻一丝清凉,共赴一场跨学科智慧之约。7月14日晚,四川省熊继华名师工作室第10期读书分享会如约而至。
分享会以“跨”出一步 阅读“悦”美”为主题,宜宾韦晓均工作站以“为什么跨?跨什么?怎么跨?分享跨学科主题学习优秀案例”四个维度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一书进行深度解读。凉山州魏燕工作站全体成员及学员准时参加,相约云端,共赴美好!
一、分享促成长
会议由宜宾韦晓均工作站李欣主持,韦晓均站长围绕“为什么跨”从国家战略、课标要求、到学生发展。给我们阐明了为什么要跨学科学习。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知识整合能力,融会贯通思维,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而只有跨学科主题学习才能为孩子们提供真实的、多学科整合的情境任务,有助于学生在应对挑战,统整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积累问题解决经验中,形成并发展核心素养。
学员彭瑶瑶围绕“聚焦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要素”为主题,分享跨学科主题学习“怎么跨?”。2022版课标中“综合与实践”领域对小学阶段共列举了13个主题活动、2个项目学习以及18个活动实例。这些案例都可以结合学校资源条件,设计成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不仅如此,学校和教师还可以扩展跨学科对象选择的范围,依托数学知识内容,从学生的各学科课程、校园生活、兴趣爱好、热点话题、社会环境中选取合适的素材,创编主题内容,不过要注意主题在选取时就应充分考虑素材的跨学科属性。彭老师从主题情景的“跨”、知识内容的“跨”、思维方法的“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工作室五位学员具体介绍,跨学科主题学习“怎么跨?”
首先学员周丽老师分享跨学科学习设计应坚持的原则:要凸显数学学科的主题地位。要让学生既要关注学习内容的革新,更要改进学生的的学习方式。“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创”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本形态;以《图形拼组》为例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选取范围;从数学知识中寻找。从学科联系上挖掘。从生活、社会中发现。
学员赵燕老师以如何确定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如何设计学科主题学习任务?以《数学连环画》为例在描述和分享自己创作的连环画的过程中,发展口语表达与交流能力,兼顾目标多维性。以《毕业礼物—为母校“hua”像》为例在学生完成校园平面绘制图、立体模型制作、写校园小赚等任务过程中,体会一个任务下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结,发展创意实践、语言运用、信息意识等素养。注重目标的层次性。
学员侯敏老师以“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与数字化教育评价的融合”为主题。分别从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主体,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方式,基于教育评价场景的数字化应用,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融合数字化教育评价设计。四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为我们后续同类型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从而保证跨学科活动的质量提升。
学员张欣分享“跨学科学习实施”以实施学科主题学习时应注意什么?和教师如何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两方面做了详细介绍;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更多注重多种学习方式,保障学习资源。
学员陈春莉以“聚焦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活动”分别从四类跨学科学习教研活动比较,跨学习主题学习教研基本流程“九大环节”及“宜宾三江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校新生暑期课程教研活动策划与实施为例”给我们做了详细介绍和案例分享。
工作室学员严敏、熊杰,具体介绍在教学中“怎么跨”——以主题活动案例“时间在哪里”为例。包含数学、语文、道德与法制、美术、劳动等跨学科教学。此案例荣获四川省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严敏老师从案例内容、主题、学情、目标、规划五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熊杰老师从情境五环引、问、链、研、拓阐述案例过程。我的时间小故事、钟面上的小秘密、1分钟能做什么、计时工具演变、做时间的校主人,最后总结案例学习反思。
学有所获,共思共成长!凉山魏燕工作站学员胡林和车必兰老师根据大家的分享,结合自身实践体会进行分享,胡林老师从几位老师精彩的分享中,进一步明确跨学科学习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应用,培养我们的抽象思维、建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计算能力和数学的审美能力。车必兰老师说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需要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逐步渗透知识点,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布置创新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未来,我将把这些新的理念融入我的常态课中,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名师引方向
四川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熊继华对本次活动予以充分肯定:韦小均工作站用8个月时间围绕这本书阅读和实践;无论是知识的角度和实践的角度都是大容量的。最后熊校长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做学问的三重境界来结束今天的活动。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对学科主题学习来说,就是要明确目标和方向,来审视自己的学习路径。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对学科主题学习要勤奋与坚持。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要融会贯通与创新,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来探究,来设计项目,来开发应用。
数学教师跨学科教师的这个角色的定位,通过评价来促进我们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实施,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总的来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相信跨学科教学的种子已在老师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学生亦能在“跨”学科的课堂感受学习之趣。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雷波县城关小学 李燕)
编辑:金锐
下一篇: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2453.4亿元 300个重大项目超额完成“双过半”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