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杨彪,是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区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的一名外管民警,凭借扎实的外语能力,杨彪承担起了辖区外国人管理、涉外案(事)件的处置工作。
“成都成就梦想”,2019年3月,成都正式获得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权。也许是冥冥中的注定,当时还在读研究生的杨彪隐约感觉自己将会开启属于他的“成都梦”。2021年下半年,杨彪怀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和向往,报考了四川省公务员的招警考试,并顺利通过了笔试、面试、体能测试等重重考验,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作为一名非公安专业院校毕业的外省毕业生,杨彪首先在成都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开始他从警生涯的第一课。经过一年的磨砺,杨彪不仅增强了体能体质和警务技能,还完成了从一名大学生到人民警察的蜕变。
“出入有境、服务无境”,既是承诺,也是责任。2022年11月,杨彪加入了郫都公安大家庭,因为突出的英语专业能力被分配到出入境管理大队,成为一名“国门卫士”。
笃定职责,专业素养提升快。新岗位,面临新需要、新要求。作为一名新人,杨彪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白天在窗口学习出入境证件受理、向领导和前辈学习外国人管理、妨害国(边)境案件办理,晚上下班后自学出入境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小杨,下周一你去参加全省出入境骨干业务培训。”“小杨,周四有个全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练兵大比武,你好好准备准备。”大队领导对这位新来的研究生寄予了厚望。杨彪也不负众望,和另外两名同事经过前期艰苦备战和场上的稳定发挥,拿到了全市大比武的三等奖。
热情服务,国度从此有温度。“群众利益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杨彪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用真心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杨警官,我的父亲在国外去世了,需要赶过去料理后事,但我还没有护照,能否加急办理?”刚到新岗位不久,还在前台见习的杨彪接到李先生的求助。针对李先生的特殊情况,杨彪一面向大队领导请示汇报,一面向出入境管理支队说明情况,并专门为李先生开辟了绿色通道,第二天便把护照办下来了。李先生拿到护照后感慨地说:“出入境的工作人员急群众之所急,切切实实解决了老百姓的困难,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发挥特长,世界大会显身手。2023年对于郫都公安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还是世界科幻大会,如何确保世界级大会安全、平稳、有序,考验着郫都公安的安保工作和涉外服务水平。大运会筹备阶段,杨彪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全区旅店业主集中培训4次,协同街道办、派出所、社区上门走访检查酒店160余次。被抽调到成都大运会郫都击剑场馆中心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后,杨彪的专业八级英语更是有了用武之地。他充分发挥“语言桥作用”,主动承担起涉外警务英语培训工作。科幻大会期间,他每天奔忙在外宾安检口、会场周边等重点部位,将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及时上报解决,全力做好现场各类突发事件的翻译处置工作。
攻坚在先,涉外警务质效高。出入境管理民警是窗口业务的“服务者”,边境秩序的“守护者”,犯罪分子的“终结者”。“小杨,有个妨碍国边境的专案,你跟着学习一下,要多想、多做、多问。”经大队领导推荐,杨彪参与了公安部部署的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缅北回流”人员案件办理,成了专案组的一员。作为专案组最年轻的民警,杨彪初生牛犊不怕虎,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从案件研判、调查取证到扩线抓捕,跟着师兄师姐们辗转十多个省市,扩线抓捕19人。今年以来,杨彪已参与办理出入境行政、刑事案件1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6名。
参加出入境管理工作短短两年时间,杨彪通过不懈努力,已经从一个“职场小白”逐步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今年4月,他还拿到了从警生涯第一枚个人三等功的奖章。在未来的日子里,杨彪会继续脚踏实地、奋楫笃行,为郫都公安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编辑:金锐